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端午节的来历-亚博电竞网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端午节的来历-亚博电竞网

时间:2015-02-04 16:24:49   作者:小编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根据西晋周处撰写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端”,就是事物开始的意思。每月都有3个午日,头一个午日称为“端五”。因此,一年12个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为“端五”。因为在农历中,五月的别称是“午月”,所以“端午”便专指五月五曰了,即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在我国民间,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起源,与龙图腾有关:
据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所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以及渚多专家考证认为,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而这种祭龙的仪式,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古代的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并在自己身刺上龙的花纹。这种做法,就是为了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以显示其尊贵。
大约是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随着吴越地区的被开发和文化交流,端午这个节日的风俗才逐渐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各地。
 
端午节的起源,与战国时期的吴国大将伍子胥有关:
伍子胥因为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所杀。他的尸体被装入用皮革缝制的袋子里,投入了钱塘江。从此,钱塘江经常掀起怒潮,以五月五曰最为汹涌,直沖越国境内。人们都传说这是伍君显灵。人们处于对伍子胥的崇拜和同情,便把端午节这天定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起源,与孝女曹娥有关: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死于江中,数曰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仅有14岁。她在江边日夜号哭。过了17天之后,她在五月五曰这天投江自杀。5天之后,曹娥的尸首竞牵着父亲的尸首,一起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荆州刺史度尚为之立碑,他的 弟子邯郸淳则作诔辞颂扬。
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就把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为纪念曹娥,所以端午节又称“女儿节”。
 
端午节的起源,与楚国大夫屈原有关:
在我国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屈原,湖北秭归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40年。
据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他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后代就以“屈”为姓。所以,从家世渊源来讲,屈原和楚王是同一个始祖。这个始祖,就是传说中的古代颛顼高阳氏。
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他的政见,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后来,上官大夫靳尚,向楚怀王进谗言。楚怀王听了之后,信以为真,便疏远了屈原。屈原眼看着楚国一天天腐败下去,异常痛心,便写出了《离骚》、《天问》和《九歌》等不朽的诗篇。他借此表达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痛斥了那些阻碍楚国社会进步的旧势力。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月五日,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以向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在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去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郎中则拿出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大夫。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偷食,就想出用楝树叶子包饭,外缠彩丝,这就逐渐发展成现在所见的粽子。
于是,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拴五色线等诸多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斗百草(比对自然界百草的熟悉程度、比试草的韧性)喝雄黄酒、拴五色线等。
 
端午节短信祝福语
 
给老人:日出日落又一天,花开花落又一季。变换的是世间景象,不变的是心中挂牵。端午节到,问候抢个先,发出的是文字,编辑的是诚意,收到的是惊喜,读出的是欣喜,打开的是好运,储藏的是幸福。衷心祝你合家庆团聚,万事顺达!
给朋友:阳光灿烂,照耀着端午的热闹;艾草芬芳,散发着好运的味道;龙舟飞驰,翻卷着快乐的微笑;雄黄浓烈,呵护着健康的美妙;粽子甜美,包裹着祝福的味道;短信真诚,诉说着朋友的祈祷:愿你和成功一路奔跑,将平安紧紧拥抱,跟幸福携手到老!
给恋人:端午还未到,粽子还没裹好,艾草还没采够,香囊还在制造,雄黄还没味道,龙舟还没热闹,别人的祝福还在打着草稿,我就提前把端午祝福送到,没有绚丽的词藻,只愿幸福围绕我两之间,日久弥香!
给小孩:送你一粒童心粽子,愿你把甜蜜品尝;送你一杯童真雄黄,愿你把快乐释放;送你一艘童趣龙舟,愿你把成功带上;送你一个童年香囊,愿你把心情芬芳。美好的时光,灿烂的阳光,当端午节遇上××小朋友,幸福快乐身体棒!
 
端午节诗歌鉴赏
 
《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鉴赏】
这首诗。首句即以激烈的情感摄人心魄。“深悲”“千载怨”。虽是“竞渡”二字给人营造在端午龙舟赛的热烈气氛,可是在这样的热烈的气氛之下,陡然情绪一转,给人强烈的的冲击感。立即会想到一个悲壮的形象。首句即奠定了全诗的沉重的情感基调。
第二句,开头“忠”字又一次深化了形象。表现了士大夫的另一个人生标度。忠而冤,短短两句诗就已经描写出了一个悲剧的人物。
第三句。转承。从古人开始写到今世。今何有?一个问句,表现了诗人对现在政坛的失望。也埋下了自己情绪宣泄的伏笔。
最后一句,人已亡,只留下离骚传阅后世。满是诗人的对于忠良之士反遭排挤的无奈和不满。
联系诗人本身,屡遭排挤,仕途坎坷。
诗人端午节怀想三闾大夫,感慨自身的悲惨仕途,借对古人的歌咏婊子对自己身世的无奈。
相关文章
最近发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