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什么节 鬼节是几月几号-亚博电竞网
时间:2015-02-05 10:42:38 作者:小编 中元节是什么节
中元节,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在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中,中元节恰处在七夕节与中秋节之间,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杜会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七月半”、“盂兰盆会”、“瓜节”“施孤”、“亡人节”等等。
可以以说,这一节日源远流长,文化意蕴十分丰厚。它将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孟兰盆节和民间的鬼月鬼节习俗集于一身,绵延1500余年,传播至东亚很多国家,至今仍长盛不衰,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寄托,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与生活。
从人自然的时序节气的演变来看,中元节既像是七夕的延续,又像是中秋的预演。“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复还。”(宋·沈遘《七夕才过见家人洁供具以备中元因有感》)“中秋在后圆,呈样始中元。”((宋·沈遘《苦雨既久中元小晴见月》)这两句作确切地道出了中元节与七夕和中秋在时间上的承续关系。然而,中元节的形成过程、节俗活动以及文化内涵却与这两个节日大相径庭,为何这么说?我们来看下文。
中元节的来历
1.中元之日,地宫赦罪
人们将农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源自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传统。道教将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即今日的元宵节;七月五圧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上元、中元、下元“三元”节曰,产生于于道教的“三官”崇拜。早在东汉时期,中国早期道教便开始奉祀“三官”之神。所谓“三官”,即天官、地官与水官。《后汉书·刘焉传》注引《典略》称当时的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之意,作书三通。其一上之天,置山下;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至少在北魏时期,“三官”己被称为“三元”,并与农历的同走日期联系起来。《魏书·释老志》说:“道有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所统摄。”在此后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解厄的解释体系。人们重视中元节,是希望获得地官对人们所犯罪恶、过错予以宽宥赦免,从而能够摆脱精神上的负累,更轻松快乐地投入新的生活。实际上,虽然在道教教义中对于天官、地官、水官诸神的职司有明确的分工,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对于三官的职司的区别却并不一定那么清楚,他们在中元节奉祀地官时,并不仅仅祈盼地官赦罪,而且同时期毕地官也能够赐福纳祥、消灾解厄,正像他们在上元节奉祀天官、下元节奉祀水官时祈盼的一样。
2.僧自恣日,盂兰盆节
道教的中元节,在日期上恰与佛教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即盂兰盆节相重合。佛家的盂兰盆节所在的七月十五曰,在佛教传统中又被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和佛腊日,在佛教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佛教教规,佛教僧人到了夏天要度过一个安居期(汉传佛教中,一般始于农历四月十六曰)七月十五是安居期满的特殊日子。在这一天,僧人应聚集在一起,请他人任意、尽情地检举揭发自己的过失与罪过,自己则要进行诚挚忏悔。这就叫“僧自恣日”。由于这种“自恣”的检举、忏悔活动会令佛人为欢喜,所以此日又被称为“佛欢喜日”。这一天在佛教中还被称为“佛腊日”或“夏腊:“腊除”,也就是佛家的年终岁末之日,类似千俗家一年一度的大年三十即除夕。宋代僧人赞宁《僧史略·赐夏腊》:“所言腊者,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佛腊日一过,就意味着佛家新岁开始,众僧人喜添新岁,因此,七月十五在佛教中也被称为“僧受岁日”。
不过,七月十五作为佛教的节日人们更容易想到的还是盂兰盆节。盂兰盆节也叫盂兰盆会。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我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开始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464—549〕。他于大同四年(538年)来到同泰寺,在这里举办历史上第一次“盂兰盆斋”。此厂,这一仪式成为佛教的传统,并在民间广泛传播,形成了具有浓郁佛教色彩的“盂兰盆节”。
3.鬼月鬼节,普度众生
农历的七月十五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节日,还与民间社会由来己久的鬼月鬼节的习俗密不可分。
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人们将整个农历七月视为“鬼月”。这与先秦时代即己形成的阴阳五行观念以及四时荐亨先祖尤其是迎秋、秋尝、秋祭等风俗密切相关。古人有秋天之神为白帝、主杀伐、为死神的观念。因此形成了在秋天到来的七月份迎白帝、攀秋神的习俗。用来祭祀秋神的东西,往往就是秋天刚收获的谷物瓜果等食品,这样,秋祭自然也就包含了秋尝的意味在内。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化为视整个七月为鬼月的观念。人们相信,到了七月初一,阎王便将鬼门关洞开,将那些孤魂野鬼放出来,而七月十五日(有的地方认为是七月三十日)是阎王重新将鬼门关上的日子,也就是民间送鬼的日子。这便是七月十五为鬼节的由来。在鬼月里,人们要把祖先的亡灵接回家,以丰富的贡品献供祭奠,还要以点火堆、放河灯、扔鞋子等办法去照料那些没有归宿的鬼魂,满足其出行、转世的起码要求。到了七月十五,举行各种仪式如放河灯、烧法船、拜忏、放焰口等,恭送先祖亡灵及各式鬼魂打道回府。
就这样,民间的鬼月鬼节习俗、道家的中元节习俗与佛教的盂兰盆会仪式这三人节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以至于到后来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难以截然区分的局而,最终形成了中华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一中元节。
中元节的习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齐集黄河岸边的戏台前广场,竞观河灯。各色彩灯顺水漂移,小孩子紧盯着自家的灯能漂多远。老太婆嘴里念念叨叨,不断祈祷。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关于中元节的诗歌鉴赏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这是诗人对古都长安中元节景象的动人描绘。农历七月半,酷暑未尽,初秋方至,曰间或许仍然挥汗如雨,但夜间则会迎来久违的清凉。此时明月朗朗,清风徐徐,人们纷纷从暑热的室内走进月皎风清的清凉世界,拜祭先祖,超度亡灵,燃放河灯,观赏芙景……这是怎样一幅时情洋溢的浪漫风情画!
中元节,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在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中,中元节恰处在七夕节与中秋节之间,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杜会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七月半”、“盂兰盆会”、“瓜节”“施孤”、“亡人节”等等。
可以以说,这一节日源远流长,文化意蕴十分丰厚。它将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孟兰盆节和民间的鬼月鬼节习俗集于一身,绵延1500余年,传播至东亚很多国家,至今仍长盛不衰,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寄托,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与生活。
从人自然的时序节气的演变来看,中元节既像是七夕的延续,又像是中秋的预演。“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复还。”(宋·沈遘《七夕才过见家人洁供具以备中元因有感》)“中秋在后圆,呈样始中元。”((宋·沈遘《苦雨既久中元小晴见月》)这两句作确切地道出了中元节与七夕和中秋在时间上的承续关系。然而,中元节的形成过程、节俗活动以及文化内涵却与这两个节日大相径庭,为何这么说?我们来看下文。
中元节的来历
1.中元之日,地宫赦罪
人们将农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源自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传统。道教将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即今日的元宵节;七月五圧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上元、中元、下元“三元”节曰,产生于于道教的“三官”崇拜。早在东汉时期,中国早期道教便开始奉祀“三官”之神。所谓“三官”,即天官、地官与水官。《后汉书·刘焉传》注引《典略》称当时的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之意,作书三通。其一上之天,置山下;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至少在北魏时期,“三官”己被称为“三元”,并与农历的同走日期联系起来。《魏书·释老志》说:“道有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所统摄。”在此后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解厄的解释体系。人们重视中元节,是希望获得地官对人们所犯罪恶、过错予以宽宥赦免,从而能够摆脱精神上的负累,更轻松快乐地投入新的生活。实际上,虽然在道教教义中对于天官、地官、水官诸神的职司有明确的分工,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对于三官的职司的区别却并不一定那么清楚,他们在中元节奉祀地官时,并不仅仅祈盼地官赦罪,而且同时期毕地官也能够赐福纳祥、消灾解厄,正像他们在上元节奉祀天官、下元节奉祀水官时祈盼的一样。
2.僧自恣日,盂兰盆节
道教的中元节,在日期上恰与佛教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即盂兰盆节相重合。佛家的盂兰盆节所在的七月十五曰,在佛教传统中又被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和佛腊日,在佛教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佛教教规,佛教僧人到了夏天要度过一个安居期(汉传佛教中,一般始于农历四月十六曰)七月十五是安居期满的特殊日子。在这一天,僧人应聚集在一起,请他人任意、尽情地检举揭发自己的过失与罪过,自己则要进行诚挚忏悔。这就叫“僧自恣日”。由于这种“自恣”的检举、忏悔活动会令佛人为欢喜,所以此日又被称为“佛欢喜日”。这一天在佛教中还被称为“佛腊日”或“夏腊:“腊除”,也就是佛家的年终岁末之日,类似千俗家一年一度的大年三十即除夕。宋代僧人赞宁《僧史略·赐夏腊》:“所言腊者,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佛腊日一过,就意味着佛家新岁开始,众僧人喜添新岁,因此,七月十五在佛教中也被称为“僧受岁日”。
不过,七月十五作为佛教的节日人们更容易想到的还是盂兰盆节。盂兰盆节也叫盂兰盆会。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我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开始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464—549〕。他于大同四年(538年)来到同泰寺,在这里举办历史上第一次“盂兰盆斋”。此厂,这一仪式成为佛教的传统,并在民间广泛传播,形成了具有浓郁佛教色彩的“盂兰盆节”。
3.鬼月鬼节,普度众生
农历的七月十五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节日,还与民间社会由来己久的鬼月鬼节的习俗密不可分。
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人们将整个农历七月视为“鬼月”。这与先秦时代即己形成的阴阳五行观念以及四时荐亨先祖尤其是迎秋、秋尝、秋祭等风俗密切相关。古人有秋天之神为白帝、主杀伐、为死神的观念。因此形成了在秋天到来的七月份迎白帝、攀秋神的习俗。用来祭祀秋神的东西,往往就是秋天刚收获的谷物瓜果等食品,这样,秋祭自然也就包含了秋尝的意味在内。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化为视整个七月为鬼月的观念。人们相信,到了七月初一,阎王便将鬼门关洞开,将那些孤魂野鬼放出来,而七月十五日(有的地方认为是七月三十日)是阎王重新将鬼门关上的日子,也就是民间送鬼的日子。这便是七月十五为鬼节的由来。在鬼月里,人们要把祖先的亡灵接回家,以丰富的贡品献供祭奠,还要以点火堆、放河灯、扔鞋子等办法去照料那些没有归宿的鬼魂,满足其出行、转世的起码要求。到了七月十五,举行各种仪式如放河灯、烧法船、拜忏、放焰口等,恭送先祖亡灵及各式鬼魂打道回府。
就这样,民间的鬼月鬼节习俗、道家的中元节习俗与佛教的盂兰盆会仪式这三人节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以至于到后来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难以截然区分的局而,最终形成了中华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一中元节。
中元节的习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齐集黄河岸边的戏台前广场,竞观河灯。各色彩灯顺水漂移,小孩子紧盯着自家的灯能漂多远。老太婆嘴里念念叨叨,不断祈祷。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关于中元节的诗歌鉴赏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这是诗人对古都长安中元节景象的动人描绘。农历七月半,酷暑未尽,初秋方至,曰间或许仍然挥汗如雨,但夜间则会迎来久违的清凉。此时明月朗朗,清风徐徐,人们纷纷从暑热的室内走进月皎风清的清凉世界,拜祭先祖,超度亡灵,燃放河灯,观赏芙景……这是怎样一幅时情洋溢的浪漫风情画!